温子先:“建筑文化与生态的永恒”

来源:非常设计师网 阅读:(40997)评论:(0) 收藏:(0)
论坛中台湾Aedas全球董事温子先发表了“建筑文化与生态的永恒”主题演讲,通过分享自己有趣的故事让现场观众笑声连连,并且对于新时期的绿色建筑也有更深层次的思考。
  2016两岸绿色建筑论坛,由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、JJP潘冀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主办,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科技委建筑分委员会、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,《建筑技艺》(AT)杂志协办,于2016年12月17日在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多功能厅隆重举办!非常设计师网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对论坛进行全成直播(直播回放)。
台湾Aedas全球董事温子先  
  论坛中台湾Aedas全球董事温子先发表了“建筑文化与生态的永恒”主题演讲,通过分享自己有趣的故事让现场观众笑声连连,并且对于新时期的绿色建筑也有更深层次的思考。
 
  温子先:今天谈到绿色建筑,绿色建筑我想比起几位专家,我不能算是绿色建筑的专家。我今天把我的题目稍微调整了一下,我的题目叫做“建筑文化与生态的永恒”,绿色建筑翻译成英文是生态,但生态有许多含义,不只是绿色建筑,而是包含绿色建筑。
 
  我用几个有趣的小故事跟大家做沟通。我是比较喜欢玩弄标新立异的方式,但是再回头看这些作品,有可能真正好的并不是最标新立异的。所以这个故事是,大概八年前,有一天我同事找我,说你有没有兴趣做学校的建筑,我说当然有兴趣,这是我一直在等待的。他说有一个建筑师的竞赛,一个楼在西安交通大学里的一栋建筑。我说我非常有兴趣,一共有八家,我们有入围。
 
  我在中国有24年了,当建筑师一直在努力,我们Aedas是一个国际的建筑事务所,我非常不认可我们做建筑或者建筑设计要把设计从国外搬到中国来,我觉得我们做中国的项目要考虑到中国,做法国的项目要考虑到法国,做纽约的项目要考虑到纽约。怎么样在中国这么快速的发展过程,可以留下一些作品是真正可以永恒的,这很重要。
  大家看一下这张图,这是哪里?法国巴黎吗?这是2000多年的历史,中国其中一个最漂亮的城市。杭州。我时常出差,经常飞来飞去,有一天我早上起来,在酒店里看窗户外面。因为我头一天晚上喝多了,不知道我在哪个城市。我就打开窗户,看向外面。我知道我肯定不在巴黎。这里是杭州,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,但是这是法国式的建筑。你作为任何一个人在杭州,难道不想看到特别像杭州的痕迹吗?
 
  纽约是非常有个性的城市,有它的个性、有它的文脉。有人说纽约不是美国,纽约就是纽约,是它自己的地方。1986年对我来说很特别,那年我作为学生在纽约拿了一个奖学金。同时那年是我刚毕业,第一份工作在纽约,非常兴奋。同时1986年也是我拿了奖学金第一次来中国,因为我从小在台湾出生,在纽约长大。30年前的纽约和30年前的中国是非常非常大的差别。那时候的中国其实是从穿着等各方面都非常简单,大家都骑着自行车,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是自行车王国。那时候大家没有什么钱,没有什么物质上的生活。我来到中国非常非常喜欢,所以很多年后我搬到中国。我看到了四合院,非常非常喜欢,北京的四合院非常特殊,还有胡同。
  这是2016年,这是30年后,这是现在的北京。我办公室就是在这里。二三十栋超高层,每一栋设计都非常有特色,CCTV,中国尊。这个改变是必须的,但是我们的改变能不能带有一些我们自己文脉的延伸,或者是有些创意。这些建筑都非常好,但是我认为这只是从西方进口,不是为了北京打造的建筑。
 
  这是哪里?是威尼斯。威尼斯这个城市,这是教堂,建筑非常特殊。威尼斯有600多年历史,这个城市你不会怀疑它是哪里,全世界就只有一个威尼斯,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替代。
 
  这是哪里?悉尼。悉尼的历史跟威尼斯不太一样,有200多年历史。这个城市跟威尼斯有点不同,它很现代,可是你怎么知道这是悉尼?因为悉尼歌剧院。我想说的是,作为一个建筑师,一栋建筑可以改变一座城市。如果没有悉尼歌剧院,这张照片上有没有任何东西会让你知道它是哪里?应该没有吧。我肯定是不知道。这有可能是任何一个地方。
 
  我们在研究全世界的一些最漂亮的城市、最有个性的城市的地标建筑,都一定会有两件事情有共同点。一个是它一定会延续它的文化,文化的延续是在我们做任何一个永恒的建筑非常重要的。第二是它一定是有创意的,一定是要有新的东西在里头。所以不是说你要copy自己的历史或者copy西方的历史,设计的东西是要创新。
  我们回到苏州,凯达做的建筑都是综合体、超高层还有地标建筑,如果有业主想要做超高层、做综合体,我们会是他们其中一个考虑对象,这也是我个人的专题。但是做学校的建筑,我就很含糊。怎么样用我刚才说的两个很重要的事情,一个是文化,一个是创意,可以让我跟其他竞争对手有优势。我怎么样有优势呢?
 
  这个故事是在苏州园林里做一个学校,有什么事情可以给你一些提议、一些内涵,参与到你的建筑设计当中呢?对我来说,苏州园林非常漂亮。我是被这块石头吸引到了。那天我去苏州采风,感受一下苏州的特色。我被这块石头吸引到了。我们知道古代人会用这种石头做一个冥想的过程,空透漏瘦皱,这是一种艺术。我看到石头这些洞,我看到的是它里头有很多小虫子、有植物长在里面。很有特色,我看到这个石头很有特色。我们叫这种石头是太湖石,外国人叫这种石头是“学者的石头”。所以经过一些过程,我们慢慢就把这些石头的含义进行研究,就把它做成切片、切成块,后来慢慢变成学校。
  它的造型是从石头切出来的,方方正正,里头有空间,非常流淌,里面跟外面完全不一样。这个建筑后来甲方非常非常喜欢,为什么会很喜欢呢?报纸上有,校长的名片上有,宣传册上也有。其实这个造型这么好看吗?其实也没有那么好看。但为什么他们那么重视呢?是因为它有内涵,并不只是为了漂亮。
  我们做了屋顶花园,这里头都已经变成了所有的绿化可以穿透整个建筑,或者在它的里边。我们这个楼是三星的最高标准,我个人不能算是绿色建筑专家,但是我绝对是建筑可持续的,就是最基本要做到这一点,我们的方式是这个生态要可持续,建筑怎么能可持续呢?怎么能留下很久呢?怎么能让它跟当地的文化互动?因为我们没有这么多钱去做石头,做铝板,又觉得光线不够。每个面都不一样,根据不同面的日照。
 
  在这边找到river pebble,这些石头是几百年被河水冲刷才能有这种造型,这些石头上面有青苔,我被这两个东西吸引到了。我们这个建筑是一个很狭窄的地,所以有一半是朝东的,另外一半朝西的。因为在南方朝西是非常不理想的条件,任何建筑都是。从刚才那块石头的形态学上,我们就在想怎么样把绿色带上去。我们就慢慢发明,我们把整个西面的墙做一个可呼吸的墙,怎么样让阳光可以反射进去,但是热度不会进去,中间做了钢架,玻璃在这里,这是可以呼吸的,这中间都是钢架。其实后来我们是用编织的袋子,让它台风的时候不会被吹走,还有喷淋等等。所有西边都是可以做可呼吸的,同时每一层都有露台可以出来。在朝北的这个方向,我们每两层或者三层做这种城市客厅,一个写字楼的条件怎么可以比较好呢?就像苏州这个学校,大家可以出去、进去,每一层都有露台。
 
  台湾的很多建设速度不像大陆这么快,这个楼已经做了八年,这是可呼吸的建筑。这是我们的城市客厅,这是旁边的高架桥。这是三个月前的情况,现在已经差不多做成了,现在正在做室内。生态方面会达到台湾绿色建筑的最高标准。其实做这个建筑设计的时候,我从来没有不想生态的概念,因为我觉得这是我们必须的责任。
  我有一个好朋友,也是设计师,是英国人,他叫尹马克。我那天给他打电话,他说我看到你们苏州的学校,你有兴趣再做一个学校吗?当然我是很有兴趣的,我说看看你们条件。他说在台北阳明山上要做一个学校,你什么时候有空找我,我们碰一下,看能不能合作。我说我刚好在台北,他说好啊,明天早上见面。说完了把电话挂掉。其实我在北京。我就让我秘书买一张机票,飞到台北。后来这就变成了一个项目。
 
  这个项目对我来说又非常特别,因为它在阳明山,等于是我家后院,我家就住在阳明山很多很多年。从刚刚讲一块石头,到台北又去寻找。台湾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小地方,在城市中很多小的案例。这是山城。很多老的房子很有趣。山里很多老的房子还用竹子做建筑,在一般人看来是没有钱。因为台湾很多地方都有很多竹林,非常漂亮。我到当地去寻找内涵。台湾的胡同叫做弄,很小、很窄,还有院子。
 
  这个学校大概只有四层楼,可以放在楼跟楼或者楼的里面,做这种感觉。台湾现在很多楼上面都想要有自己的院子,想自己种菜。我就想怎么把院子的概念放在我们的建筑里。所以我们把弄和院子结合在一起,就形成了一种基础的概念。
 
  这是阳明山,旁边是文化大学,经过小巷子进去,作为房子是非常小的空间,我们就在想怎么样切入让这个空间更合理。我们做这件事情,是希望学生有多一点空间可以在学校里活动。学校的容积率非常高。所以我们第一件事情就把它压到地下,因为要挖下去很贵,但是长期来说,冬暖夏凉,冬天不用暖气,夏天也不用空调,你挖到地下,可以让空间平衡。台湾很多环境氛围非常好,因为那种尺度、氛围、绿化的环境很多,我们想这个学校不要像其他的那样,来上课,然后下课回家。我们希望它作为城市机理,可以跟市民有很好的互动。
  学校有三块地,其实这个地方没有太多车过来,唯一的车过来只是家长来接孩子,所以可以让整个环境跟阳明山互动。学校里有个小剧院,这是我们的象牙塔。同时我们要把弄和院子的概念引入。这样做之后每个楼都是可以通风的。同时我们在每一个节点、每一个地块做院子。我们希望这个院子是在室内。学校里有很多教室,学生下课和课中间,其实重要的不是教室,而是教室和教室可以有互动的空间,很多自然光可以进来,我们把竖向的楼梯变成一个环境,还可以有小型的音乐会,学生可以跟老师互动,可以让一些小型的课程,或者是学生中午吃便当都可以在这种空间。
 
  这是第二个地块,每个地块都不一样,都是非常有趣的空间,让学生可以做教室和体育场等互动。这其实是在地下十米,我们还是可以把非常好的光线带进来。这是另外的空间,是首层、地下室。我们把很多外面的建筑手法都带到室内,这是竹子。我们同时也在屋顶上给学生提供空间,学生们可以在屋顶种植植物。绿化跟绿化可以连接,院子跟整个环境可以互动。
 
  这是欧洲学校,其实在这里所有上课的学生得是外国学生,虽然在上课的是外国学生,但是他们可以跟我们阳明山进行互动。这是很老的书,book inside是可以抽出来的,所以竹子的盒子和外观是非常台湾的形象,所以我们这个外面的形象看起来像书。竹子是非常生态的材料,做成竹竿非常有耐力。因为我们很多面是朝南、朝西,所以从教室里看出来是1.2米的空间,上面是有绿化的院子。背面是一个单层的条窗。
 
  材料方面,很多材料是采取原有作为环境的内容,当然我们会改一点,用同一个方法非常local的方法去延伸到竹子、水泥、砖等等。其实我做的都是超高层的、做综合体,怎么样可以把刚刚那种思维想法做到综合体,其实我研究了好多年,两年前其中一个项目是在重庆解放碑,新华书店那块地,要盖一个建筑300米,是标准的超高层300米,但是里面有新华书店。
  重庆是中国非常有特色、很有个性的城市,是山城,这个城市是盖在山城的台阶上,有点像香港,但重庆很大。甲方是新华书店,中国古书跟西方的书不一样,刚才有看到盒子那种概念。其实古书在很早的时候是竹简。我们就很抽象的把它表达,让书卷可以容纳整个重庆山城,但是是压缩的山城。我们这个项目是300米,上面是一个小小的精品酒店,然后是公寓、写字楼,下面是12层高的商业。各位如果有经验做商业,就知道商业超过4层就不好做了,但是12层怎么做呢?我们现在在研究,怎么在一个山城里盖一个综合体,做一个商业。
 
  重庆的环境有很多竖向交通,有很多是电扶梯等等。从解放碑过来,到我们这个楼,我们就做三层压缩,但是有一层皮把它包住。打开的时候可以进去,下面是一个mall,然后是新华书店,从9层到12层,把人引上去,但只是one way,只可以上去,出来的时候要从里面出来。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大的广场,在这个书店的外面。这是解放碑,可以把它变成一个空中的文化广场,有艺术、有雕塑。这是1到5层,从5层有一个洞,通过电扶梯可以把人带到9层,这是空中娱乐创意广场,这里有餐饮,每一层都有绿化。
 
  小的时候我在台湾出生,我记得我爸老念叨一句,“书中自有黄金屋”,很多年我一直在等待黄金屋,因为后来我努力念书了。但是没有等到,还是没有看到黄金屋。“书中自有黄金屋”,但是我现在做的是“黄金屋中有书”,就是新华书店,这是未来中国最大的新华书店,在重庆的新的书店。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  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本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@qq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